2020年伊始的一场疫情,让各行各业的失血率持续上涨。很多证据都表明,短期内疫情的影响是不可能消退的,给经济的冲击只增不减。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:
在经济向好时,可透支未来补贴现在;但在气候转冷时,兜里有10块钱,但只敢花5块。同样是10块,但因为信心不同,消费力可能就会呈现数倍的差距。
经历过“失去的30年”的日本,可以给我们很多转型参考:
上世纪90年代初,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,社会贫困开始扩大,日本大量的中流社会阶层掉落到下流社会,下流社会进一步扩大,成为今天的低欲望社会。
《2020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》显示:有60%的受访者表示,就算生活富裕,也希望把钱“花在刀刃上”。
人们似乎不再从过度消费中获得满足感,也不再需要通过物品来彰显个性和地位。极简生活的理念开始流行,很多人在做“断舍离”。这不仅仅是经济困难,而是人们消费观念和习惯的改变。
越是经济不景气,超级性价比品牌越有竞争力。餐饮行业,疫后生意最好、增速最快的一类餐饮也是超级性价比取胜的餐饮。
高性价比的餐厅也都是率先恢复。应对消费降级,绝不是降质降价降服务, 而是降低成本让利顾客,好的品牌,总能紧扣时代脉搏,观照社会现实,呼应民心动向。
莱得快品牌的逆势扩张,就是“新消费”的最好例证。疫情之下仍能保持生机、逆势崛起的品牌,都有低消费、高性价比的特性。 疫情后消费市场将会更明显地呈现出“降级中升级”。大家不是不舍得花钱,而是重新会审视钱能买到的“获得感”。这不只是价格的降级、品质的升级,更是消费欲望的降级、消费观念的升级。
这场疫情的作用,正是让更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。而对于众多坚持下来的餐饮同行来说,
这次疫情给我们最大的启示,就是:餐饮竞争中,低价高质的性价比优势是不可替代性的优势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下载二维码